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43 点击次数:174
直面百年城市精神症候
破解城市与文学的共生密码
跨越现代与当代
揭示文学如何成为城市的“意义生产场”
《众生之城:城市文学研究论纲》
张屏瑾 著
定价:89.00元
东方出版中心
内容简介
《众生之城:城市文学研究论纲》以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为脉络,跨越现代与当代,从理论建构到文本细读,多维度剖析城市与文学的共生关系。
全书聚焦四大维度: 一是追溯海派文学起源,从“京海之争”到当代海派文学小史,解析“兼容并蓄”“雅俗共赏”的海派特质; 二是重写城市文学,探讨城市书写与现实的互动,梳理当代城市文学发展脉络,关注“中间阶层”等新兴议题; 三是立足现代文学视野,以《海上花列传》《上海》等经典文本为样本,挖掘早期城市文学的转型与现代主义特质; 四是回归当下现实,重论现实主义,通过王安忆、张怡微、金宇澄等作家作品,剖析当代城市文学对社会关系、伦理语法的书写。
展开剩余68%全书融合马克思主义批判、心理地理学、空间理论等多元视角,既具学术深度,又紧密关联当下城市发展与读者关切,为理解中国城市文学的过去、现在与未来提供全新坐标系。
作者简介
张屏瑾,上海人,文学博士,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,曾为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。主要从事文艺理论、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,性别与影像评论等。著有《摩登•革命:都市经验与先锋美学》《追随巨大的灵魂》《我们的木兰》《女性影像手册》等。译有哈罗德•布鲁姆《诗人与诗歌》。
编辑推荐
·深耕城市文学研究的权威著作,打破传统文学史框架,从独特视角解读城市文学
·对《海上花列传》《繁花》《长恨歌》等经典文本进行全新细读,挖掘文本深层内涵,提供新颖解读思路
·紧扣当下城市化进程中的热点议题,如“中间阶层焦虑”“城乡关系变迁”“人工智能对文学的影响”等,让学术研究与现实紧密相连
·梳理海派文学从晚清到当代的发展脉络,厘清“海派”“城市文学”等核心概念的演变,城市文学研究的“入门宝典”
·展现中国城市文学丰富的精神谱系,为读者搭建起立体的城市文学认知体系
目录
导论
第一章 从新大众到新文学
第一节 海派:新大众、新市民
第二节 当代海派文学小史(附)
第三节 现代文学何以“现代”:新世界、新文学
第四节 性别与遮蔽:现代文学研究范式批判
第二章 众生之城:重写
第一节 城市与写作
第二节 当代城市文学小史
第三节 历史与批评
第四节 重写“中间阶层”(附)
第三章 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城市
第一节 《海上花列传》与早期城市文学的转型
第二节 《上海》与上海的现代主义
第三节 白话新诗、现代诗与早期城市文学
第四节 蒋光慈:革命的心理地理学
第四章 回到现实:重论
第一节 重论现实主义:王安忆的读与写
第二节 怎见他人,如见众生:张怡微的人与城
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生理研究:《繁花》
第四节 构造“伦理经”的城市语法:《来日可追》
参考文献
致谢
发布于:上海市